
【中學概覽】
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
Buddhist Hung Sean Chau Memorial College
285
8/2/22
7/2/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英語:Buddhist Hung Sean Chau Memorial College)是一所資助男女校,屬於黃大仙區校網,地址位於九龍斧山平定道10號。學校創辦於1982年。辦學宗旨:本佛化教育的精神,配合時代發展的需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及接受均衡教育的機會。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黃大仙區
學校地址:
九龍斧山平定道10號
聯絡電話:
23226915
傳真號碼:
23513614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港鐵:彩虹站(由C2出口步行約十分鐘); 巴士:3M、3B、3D、116、203E; 專線小巴:19、54、72。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釋衍空
法師
校長:
莫仲輝
先生
(理學士、教育文憑、管理學(公營機構管理)理學碩士、教育碩士)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資助
男女
1982
有
有
有
香港佛教聯合會
「明智顯悲」:啟發智慧光明,培養正知正見,顯揚大悲拔苦,成就自利利他。
佛教
4500
平方米
已成立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55
57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100
學士: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33
特殊教育培訓:
34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12
7
81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及比重:申請學生的校內成績及在教育局「成績次第名單」的排名佔60%;學業成績以外(包括:操行、課外活動、校內或校外服務、獎項及面試表現等)佔40%。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迎新活動: 1. 中一暑期銜接課程:讓同學早日適應中學生活及掌握學習之技巧; 2. 中一迎新輔導日; 3. 互助互勵計劃:由校方訓練高年級的學兄、學姊輔導中一新生融入學校新生活; 4. 中一「志德培育營」:從基礎穩固學生的品德。 健康生活: 1. 全校同學均參與體適能獎勵計劃; 2. 擁有設備完善的健體室,鼓勵同學注重運動及健康。
學費
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為資助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0元,
中二學費為:0元,
中三學費為:0元,
中四學費為:0元,
中五學費為:0元,
中六學費為:0元;
中一堂費為:0元,
中二堂費為:0元,
中三堂費為:0元,
中四堂費為:340元,
中五堂費為:340元,
中六堂費為:34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5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15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310
其他費用(如有):暫時沒有
備註(如有):學校與校外機構合辦應用學習課程,供部份中四至中六級同學修讀;另外,逢星期五下午均為其他學習經歷時段。為增強學與教的效能,高中個別科目會將四班同學分拆五組,增加師生間的比例,以提升教學效能。
學費減免(如有):undefined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I. 好學善學,求進求成 在學與教的策略中實踐六大正向元素的正向教育,提升學習效能。 II. 正念正向,思恩感恩 在多元活動中實踐六大正向元素的正向教育,培育及發展學生的品格強項、成長性思維及「人生四功」。
學校管理架構:
法團校董會由辦學團體的代表、校長、家長、校友及教師代表所組成,下設有由校長及資深老師組成的校政諮詢委員會,定期檢討校政,訂定發展方略,及制定年度學校關注事項等。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已於2009年8月31日成立。
環保政策:
本校一向注重推動環保,致力提高同學的環保意識及使同學能建立綠色生活。配合本年度的關注事項【正念正向,思恩感恩】,學校有以下活動: 公民教育組及轄下的公民大使在學年間透過班主任課、早會宣傳、分享、短片播放、午間活動及其他學習經歷等,引發同學思考個人消費模式對環境所做成的影響以及關注動物權益等議題,並致力推動校園減廢及回收。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為增加同學接觸英語語境的機會,初中課程中除語文科外,將在部分非語文科目推行英語延展教學活動,及在課餘舉辦英語話劇等的聯課活動。此外,中二及中三級數學科更會因應學生程度,在部份班別採用英語授課;高中亦會因應學生能力及學科特質,採用不同教學語言,以增強學生學習效能。另外,利用校本資源,語文科於不同級別分拆小組教學,增加師生比例,以加強對同學的關顧。中三升中四時,學校為改變教學語言的學生安排銜接課程。
學習和教學策略:
課程多元化,並注重兩文三語的培訓。初中因應同學的能力而編班,教學活動及課業設計,均因應實際情況而作出調適,從而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和效益。 1. 初中主要按學生語文能力分班。 2. 每年的學校活動日,讓同學走出課室,靈活學習,擴闊學生學習經歷。 3. 除科本專題研習外,校方亦安排中一、二級同學作大型的專題研習活動。 4. 本校圖書館致力推動閱讀計劃,擔任統籌和支援各科推行閱讀任務的角色,把閱讀氣氛慢慢滲透到各同學的學習中,如安排午間閱讀課節。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同學可選修二至三科選修科目。另外,亦於中四級提供多元學習課程,包括價值教育、中國文化教育。 2. 課程重點:初中著重培訓學生閱讀、寫作及說話能力。而在數學及初中科學科亦作出課程改革,加入英語元素。另透過英語大使計劃,提升校園學習氣氛。為配合新高中學制,在高中推行校本的綜合藝術課及全校捱行佛學課節,擴闊同學的視野。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1. 設有午間閱讀課、閱讀獎勵計劃等,並配合各科的活動,推動校內的閱讀氣氛。 2. 各科已掌握運用資訊科技促進電子學習,而師生皆能夠將資訊科技融入日常的學與教當中,如網上實時課堂、網上練習、網上分享學習成果等。 3. 除各科科本專題研習外,校方亦安排中一及中二級同學作大型的專題研習活動。 4. 透過不同活動進行德育及公民教育,例如早會時事分享、午間論壇及時事展板等。
生涯規劃教育:
本校事業教育組為同學提供升學及生涯規劃輔導,協助同學加強升學及就業方面的意識,了解個人的特質、興趣和強項,認識工作世界,以配合將來升學及就業的發展,為同學的生涯作好規劃。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學校因應學業表現稍遜的同學提供學習支援,如初中課後功課輔導班、初中英語增潤課程、初中數學奮進計劃、言語訓練及邏輯思考訓練班等,藉此改善學生學習方法。此外,老師會透過科目、班別及級別會議,檢討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改善辦法,為同學制定合適的輔導計劃。課任老師會按個別學生的需要,靈活地作出調節,並於課堂以外繼續跟進有學習困難的同學。學校亦會為有特殊學習需要之同學提供適切的輔導和協助。另外,學校更在中一至中三級實行雙班主任制,於學業以外,能給予學生更多的照顧。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行融合教育,成立學生支援小組(成員包括特殊教育統籌主任、教育心理學家、社工及學校輔導員等)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並安排教師報讀融合教育相關的課程,以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本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及其他校內資源,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支援,包括學校輔導員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支援;同時,外購言語治療服務,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訓練。我們亦透過多元化教學策略、優化分層課業及測考調適等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提升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學習成效。本校亦與教育局及校本教育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緊密協作,定期進行個別會議及學生評估,並邀請家長參與會議及工作坊,共同為學生制定個別學習計劃,定期檢視計劃成效,讓家長掌握有效照顧及教導子女的技巧。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初中主要按學生語文能力分班,老師根據不同班別剪裁課程及調節課業要求。另外,各科目已加入持續性評估元素,類型包括日常課業、測驗、閱讀報告、專題研習和學習態度等,務求做到因材施教、多元發展。學校亦會為有特殊學習需要之同學提供校內考試調適。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本校家長教師會於1995年成立,每年均舉辦家長座談會、講座、親子旅行、午間素食推廣等活動,既為家長提供協助輔導,亦培養和諧的師生及親子關係。
校風:
校風純樸,五育並重,培養學生成為家中之孝子、學校中之好學生,替他們成為未來的社會主人翁作好準備。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本年度強調培養同學主動學習的精神,提升語文能力及建立正向的價值觀。我們將舉辦治學雙週、各種班際比賽及由校內不同組別舉辦的活動等,令同學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價值觀。而各科組亦在課程上作出配合,幫助同學掌握兩文三語的運用。 本學年的關注事項: I. 好學善學,求進求成 在學與教的策略中實踐六大正向元素的正向教育,提升學習效能。 II. 正念正向,思恩感恩 在多元活動中實踐六大正向元素的正向教育,培育及發展學生的品格強項、成長性思維及「人生四功」。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學校除每年舉行三次教師培訓日外,還鼓勵教職員參與教育局及其他專上院校所舉辦的研討會、培訓課程甚至與教育相關的碩士學位課程或專業文憑課程,亦嚴格規定教職員每年的基本進修時數;上年度本校教師的平均進修時數多於教育局的要求。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課外活動包括無伴奏合唱隊、管樂團、閱讀新視野、合唱團、中國舞蹈隊、創藝隊、戲劇隊、辯論隊、競速飛行學會、策略遊戲學會、科探大殿堂、藝文青學會、智力訓練學會、創新科技隊、學佛園地、男童軍、公益少年團、女童軍、少年警訊、紅十字會、田徑隊、男子羽毛球隊、女子羽毛球隊、籃球隊、乒乓球隊、排球隊、視聽攝製隊、事業先鋒、公民大使、義工青苗。 聯課活動包括學校活動日、趣味科學比賽等。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多媒體學習中心、學生活動中心、物理室、生物室、化學室、科學實驗室、現代化圖書館、視覺藝術室、音樂室、歷史室、地埋室、健體室、視聽器材室、英語天地、多元智能學習中心、慈心軒,全空調禮堂及教室等,均設有電腦、投影機及上網設施。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多元智能學習中心。
其他
本校各團隊一向積極參與各不同的公開比賽,並屢獲殊榮。於去年獲獎包括︰ 學術方面︰ 1. 在「奧冠教育中心-泰國國際數學競賽」獲兩個銀獎、四個銅獎。 2. 在「奧冠教育中心-HKIMO 香港國際數學競賽」(初賽)獲銀獎。 3. 在「MathConcept Education-MathConceptition數學思維大激鬥」獲銀獎一名、銅獎兩名。 4. 在「粵港澳大灣區數學競賽-大灣盃」(初賽)獲二等獎兩名、三等獎十三名、選拔賽優異獎兩名。 5. 在「第九屆校際香港歷史文化專題研習比賽」(高級組),獲優異獎六個。 6. 在「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國際初中科學奧林匹克」獲二等獎兩個。 7. 在「新界校長會-認識憲法、《基本法》與法治同行--全港中學校際網上問答及專題報告比賽」獲整體優異獎、專題報告比賽三等獎七名。 8. 在「國際演講會-青年領袖計劃」獲優秀備稿演講員、最佳進步獎、優秀備稿演講員,最佳即興演講員兩名,最佳備稿演講員兩名、最佳表現獎。 9. 在「華夏盃-全國數學奧林匹克邀請賽2021」(晉級賽)獲二等獎兩名、三等獎四名。 10. 在「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誕徵文比賽」獲冠軍、優異獎兩名。 11. 在「第十二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獲二等獎、三等獎兩名、良好獎兩名。 12. 在「全港青年學藝比賽大會-全港青年演講比賽」獲優異獎。 藝術方面︰ 1. 在「父母童心.正向家長吉祥物設計大激想」(中學組)獲冠軍、季軍、傑出獎。 2. 在「教育局親善大使「媽咪Light」「爹哋Light」及過新年:揮春、華服設計比賽」(中學組)獲冠軍、亞軍、優異獎四名。 3. 在「香港佛教聯合會青少年團-佛誕卡設計比賽」(手繪初級組)獲亞軍、季軍、優異兩名。 4. 在「聖母醫院六十周年院慶繪畫比賽」(中學組)獲一等獎一名、優異獎五名。 5. 在「香港書刊版權授權協會-全港校際尊重版權創作比賽-WhatsApp貼圖設計創作比賽」(初中組)獲優異獎一名。 6. 在「黃大仙區議會-PEACE和平計劃填色、T裇標誌設計比賽」獲優異獎。 體育方面︰ 1. 在「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計劃」獲香港學生運動員獎一名。 其他︰ 1. 在「第十三屆黃大仙區傑出學生選舉」獲初中組「傑出學生」、「領導才能獎」、高中組「優秀學生」。 2. 在「扶貧委員會-明日之星 - 上游獎學金」獲二等獎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