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概覽】
惇裕學校
Tun Yu School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惇裕學校(英語:Tun Yu School)是一所資助全日男女校,在元朗區,學校地址是新界元朗新田。惇裕學校創辦於1939年,辦學宗旨:本校秉承校訓「惇、孝、裕、昆」的精神,培養學生良好品格,樹立淳樸校風;致力營造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健康地成長;著重培養學生德、智、 體、群、美五育的均衡發展,使學生邁向積極的人生。
基本資料
•所屬區域:元朗區
•學校地址:新界元朗新田
•小一學校網:74
•學校電話:24711915
•學校傳真:24823501
•學校電郵:info@tys.edu.hk
•學校網址:http://www.tys.edu.hk
學校資料
•學校類別:資助/全日/男女
•校監_校管會主席:文祿星先生
•校長:陳杏軒先生
•辦學團體:惇裕學校校董會
•創校年份:1939
•宗教:不適用
•其他宗教:undefined
•校訓:undefined
•學校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
•教學語言:中文
•一條龍中學:-
•直屬中學:-
•聯繫中學:-
•法團校董會:已成立
•家長教師會:有
•舊生會/校友會:有
2021/2022學校全年收費
惇裕學校的學費:-,堂費:-,家長教師會費:30,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其他收費_費用:-
學校設施
惇裕學校的設施:
•校車:無
•保姆車:有
•課室數目:13
•禮堂數目:1
•操場數目:2
•圖書館數目:1
•特別室:電腦室及加輔室。
•其他學校設施:籃球場、草地足球場、中央花圃、花園、家長接送等候區、苗圃、自然角、香草角和仙人掌區。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斜道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2020/2021學年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27
•教師總人數:31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100%
•學士:100%
•碩士_博士或以上:17%
•特殊教育培訓:30%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
•0至4年經驗:7%
•5至9年經驗:13%
•10年經驗或以上:80%
班級結構
2020/2021學年班數:
小一有2班,小二有2班,小三有2班,小四有2班,小五有2班,小六有2班,總數為12班。
2021/2022學年(以教育局在2021年3月/4月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小一有2班,小二有2班,小三有2班,小四有2班,小五有2班,小六有2班,總數為12班。
班級教學模式:
加輔班及分層教學分別設於小一至小六年級(科目:中、英、數),幫助有特殊學習困難的學童,為他們提供適當的教育,助他們發展及成長。
備註:-
學習評估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3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0
多元學習評估
除紙筆評估外,加入多元化形式進展性評估;通過常識探究學習和觀察等評估學生表現。中英數進行進展性評估。 小三至小六推行小班,以表現評量表顯示學生學習情況。
分班安排
小四至小六按學生成績分班,以照顧學生個別學習能力。
學校生活
•每週上學日數:5日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9節
•每節一般時間:35分鐘
•一般上學時間:上午8:15
•一般放學時間:下午3:40
•午膳開始時間:12:35
•午膳結束時間:13:30
•午膳安排: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健康校園生活:
提供瘦身平台、護眼操、早操課,讓學生養成健康的校園生活。 健康承諾日和早會溫馨提示等,由家長組成「膳食專責委員會」監察午膳供應。
備註:
校方為學生集體向午膳供應商訂購飯盒;並會由班主任及保母協助,陪伴低年級學生用膳。
全方位學習
涵蓋多類型活動,包括航空課程、乘風航、小記者、露營、童軍、少年警訊、公益少年團、交通安全隊、弦樂隊、銀樂隊、合唱團、LEGO、乒乓球、足球、欖球、舞蹈、跆拳道、種植活動、英文拼音、英文集誦、英文話劇、數理解難訓練、小司儀訓練、IT大使等。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管理架構:
法團校董會監管學校運作,校長下設校長小組,由副校長及助理校長帶領由主任統籌的行政組別:學校發展組、學生支援組、課程發展組、學務組、訓輔組、課外活動組、校務組、資訊科技組、學生事務組、校舍及庶務組,群策群力,負責學校日常運作。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惇裕學校法團校董會於二零零八年八月成立,由辦學團體代表、校長、教師代表、家長代表、校友代表及公眾人士出任法團校董會成員。
環保政策:
提倡綠色校園,廣種多類植物。
學校關注事項:
強化多元化學習照顧。
教學規劃
學習和教學策略:
連堂及調動課堂進行聯課、講座、參觀及全方位學習,並提供歷奇營、跨學科、戶外學習、服務學習、全方位活動、科學探究、等延伸課程、STEM電子輔助教學策略。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培養閱讀文化,舉辦早讀、獎勵計劃、親子及大哥哥大姐姐伴讀、故事演講及圖書封面設計等,並於中文科設圖書教學。 2. 本校運用資訊科技令學習更有趣、互動和多元化,如中英文科「每日一篇」、「數學Quizizz速算訓練」等配合各科發展,STEM探究學習。 3. 透過課程發展主任及教育局支援網絡,發展校本課程。 4. 幫助學生建立正面樂觀態度與積極的人生觀:舉辦升旗禮、成長課、校本輔導活動等。
共通能力的培養:
undefined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1. 正確的人生觀。 2. 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3. 關心別人及尊重別人。 4. 明辨是非的能力。 5. 重視個人與家庭、學校和社會的關係。 6. 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設加強輔導班,為能力稍遜的學生補底及進行「中英文讀默寫」計劃。設言語治療、校本心理服務、情緒及專注力的訓練小組,以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另有校本資優課程,以培訓有潛質的學生,如奧數、英語話劇組、領袖訓練及尖子班等。區本計劃、賽馬會全方位課後支援計劃及新來港學童支援計劃,以支援清貧及新來港學生。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設學生支援小組、運用額外資源(例如︰學習支援津貼、加強言語治療津貼等)。另設教學及評估調適、輔導小組、社交訓練小組、言語治療服務、個別學習計劃等。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功課輔導班及課後中文輔導計劃。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同級備課,設功課、默書及測考調適。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1. 成立家長教師會,定期舉辦講座、活動,加強家校合作。 2. 家長學堂提升家校合作效能,推展家長課程,協助提升子女學習效能。
校風:
校風純樸,師生關係融洽,藉獎勵計劃、歷奇營、成長的天空、校本輔導活動、新生適應日、領袖生訓練、德育講座及活動、服務學習等,推行品德及公民教育,培養學生關愛態度,建立正確人生觀。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1. 推行小班教學,小一設雙班主任,全面照顧學生學業及成長。 2. 大型有趣展示平台。 3. 發展STEM科技課程。 4. Life is beautiful 生命教育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全面推行教師培訓,配合課程發展。
其他
校董會設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