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概覽】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
St. Edward's Catholic Primary School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英語:St. Edward's Catholic Primary School)是一所資助全日男女校,在觀塘區,學校地址是九龍觀塘藍田慶田街8號。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創辦於1996年,辦學宗旨:我們致力建設學校成為一個讓學生愉快及成功學習的園地,讓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方面得到均衡發展。我們接受學生的個別差異,願以因材施教的方式發展學生的潛能。
基本資料
•所屬區域:觀塘區
•學校地址:九龍觀塘藍田慶田街8號
•小一學校網:48
•學校電話:27179585
•學校傳真:23465472
•學校電郵:stedwardcps@stedward.edu.hk
•學校網址:http://www.stedward.edu.hk
學校資料
•學校類別:資助/全日/男女
•校監_校管會主席:李煜鴻先生
•校長:容偉鴻先生
•辦學團體:天主教香港教區
•創校年份:1996
•宗教:天主教
•其他宗教:undefined
•校訓:undefined
•學校佔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
•教學語言:中文
•一條龍中學:-
•直屬中學:-
•聯繫中學:-
•法團校董會:已成立
•家長教師會:有
•舊生會/校友會:有
2021/2022學校全年收費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的學費:-,堂費:-,家長教師會費:50,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300,其他收費_費用:-
學校設施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的設施:
•校車:有
•保姆車:無
•課室數目:30
•禮堂數目:1
•操場數目:3
•圖書館數目:1
•特別室:視藝、音樂、平板電腦室、學生輔導、遊戲學習、校園電視、乒乓球、虛擬實境學習、光影流聲、STEMLab
•其他學校設施:飯堂、學生活動室、籃球場、排球場、魚池、小聖堂、資源中心、小組學習室、護理室及無線網絡校園。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斜道及電梯。
2020/2021學年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56
•教師總人數:61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100%
•學士:100%
•碩士_博士或以上:40%
•特殊教育培訓:21%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
•0至4年經驗:31%
•5至9年經驗:18%
•10年經驗或以上:51%
班級結構
2020/2021學年班數:
小一有5班,小二有5班,小三有5班,小四有5班,小五有5班,小六有5班,總數為30班。
2021/2022學年(以教育局在2021年3月/4月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小一有5班,小二有5班,小三有5班,小四有5班,小五有5班,小六有5班,總數為30班。
班級教學模式:
學校利用多元教學策略,以照顧學生不同的學習模式。我們以學生為中心,透過小組學習形式完成共同目標。我們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使用探究方法,讓學生從做中學,從而建構知識。
備註:本校教學的理念是以人為本,以生命改變生命;全面照顧孩子,培育成材及優化課堂教學,提升學習效能。
學習評估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2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2
多元學習評估
1. 進展性評估︰課堂表現、課業、工作紙、默書、學習日誌、研習報告、日常考查、實物製作等。 2. 總結性評估︰測驗、考試。
分班安排
P.1-P.2不按學生學業成績編班,每班水平相若。 P.3-P.6按學生學業成績編班。(於2024- 2025年度,P.3年級開始逐步施行)
學校生活
•每週上學日數:5日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9節
•每節一般時間:35分鐘
•一般上學時間:上午8:10
•一般放學時間:下午3:30
•午膳開始時間:13:10
•午膳結束時間:14:00
•午膳安排: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健康校園生活:
本校參加衞生署之「開心果日」、「陽光笑容流動教室」活動、兒童脊科基金之「護脊校園計劃」、「倡健領袖生」。
備註:
全體教職員為學生提供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靈活運用全日制學習時間,透過多元智能課增加師生溝通及相處機會。下午進行學藝雙週,包括按能力分組進行拔尖補底課程、午間樂繽紛、學科新天地、資優培訓及STEM。
全方位學習
服團隊:男女童軍、基督小先鋒、香江茶道、少年警訊及升旗隊待等。 興趣班:球類、英語會話、流行鼓、電子飛鏢、管弦樂及敲擊樂團等。 校隊資優培訓:球類、田徑、游泳、奧數、視覺藝術及歌詠團等。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管理架構:
以香港學校表現指標的四個範疇為行政架構的基礎,分別於學校行政組、學科層面和課堂及教師層面促進學校持續發展,學校持續把「策劃-推行-評估」(P-I-E)的自評循環落實在每項工作上,並植根於每個教職員日常工作上。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15人,9位辦學團體校董,另2位教師、2位家長、1位校友及1位獨立校董。
環保政策:
本校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設置環保設施。 響應「綠色校園2.0-智能慳電」計劃,透過在校園中加入節能系統和創新科技,為學生提供有關環保教育的設施。 參與「賽馬會綠建環評學校計劃」,通過進行改善工程,讓學校整體環境得以降低碳排放,並藉此教育學生減碳的重要。
學校關注事項:
學校致力建立專業的教學團隊,於「管理與組織」、「學與教」、「校風及學生支援」及「學生表現」四大範疇中落實「T-標準+」,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與建構知識能力,使本校的畢業生能達致品學兼優、精益求精。
教學規劃
學習和教學策略:
本校作為優質教育基金「主題網絡計劃」、教育局「資訊科技卓越中心」及CoolThink@JC 資源學校(第二階段)支援全港小學創新教育課程。透過電影、繪本、桌上遊戲、VR虛擬實景教學、戲劇教育、「戲偶」教學、粵劇教學、運算思維教育等學習工具/策略,再配合電子學習平台/應用程式,提供創新、互動、有趣和照顧多樣性的學習經歷;運用「智能評估系統」,改善評估設計、評估回饋、評估分析及跟進策略,以持續提升學習成效。過程中,致力培養學生學習如何學習、思考及創造,加強學生自我實現、探索、體驗及反思,以及專心及認真的學習態度。
關鍵項目的發展:
學校致力建立專業的教學團隊,於「管理與組織」、「學與教」、「校風及學生支援」及「學生表現」四大範疇的日常工作中落實「T-標準+」,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精神與建構知識能力,使本校的畢業生能達致品學兼優、精益求精及力臻卓越。
共通能力的培養:
undefined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學校透過營造天主教氣氛的環境、正規課程及非正規課程,介紹福音啟示的基督人生觀,和中華文化的瑰麗精髓,發展全人教育,協助學生在靈、德、智、體、群、美各方面均衡發展,邁向真善美的人生旅程。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本校設學生支援組,以三層支援模式調配資源,為學生提供適切支援。透過及早識別、教育心理學家及言語治療師定期駐校服務、各類訓練小組等,支援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致力建立共融文化,透過小組輔導課、課時抽離式小組學習班、個別學習計劃、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校本課程、課堂研究等,照顧學生學習差異。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undefined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學校設有拔尖補底課程,為不同的能力的學生提供適切的學習機會,充分發揮學生個別潛能。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家課及測考調適(部分年級)。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定期舉行各項活動,並透過家長教師會成立愛心義工小組,增強家校合作的關係,提高家長及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
校風:
1. 本校校風淳樸,重視品德教育,採用「訓輔合一」的理念,積極透過班級經營策略推動「關愛文化」,培育學生健全人格。為小一學生推行多項「幼小銜接」活動。 2. 本校定期舉辦家長日、研討會及親子等活動,充分發揮家校合作成效。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1. 加強教師於天主教學校服務的使命感,履行天主教辦學宗旨,使全體教師能以基督精神和價值觀,融入學與教、學生成長、行政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持續提升教學專業能力,反思求進,自我完善,實踐基督的愛。 2. 優化學校政策,於學與教範疇上引導學生進行新範式的學習,提升學習表現。 3. 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融入學生培育,加強「訓、輔、靈」的合一,學生於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徒做人的價值觀,具備天主教學生的特質。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本校透過教師發展日、科本培訓、課堂研究、同儕觀課等作為發展學習型組織的平台,讓教師彼此共同學習,提升學教質素。
其他
請參考本校網頁。 www.stedward.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