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概覽】
港大同學會小學
HKUGA Primary School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港大同學會小學(英語:HKUGA Primary School)是一所直資全日男女校,在香港東區,學校地址是香港柴灣怡盛街九號。港大同學會小學創辦於2002年,辦學宗旨:1. 培育「活潑、好學、思辨、創新」的學生。 2. 發展有理想、富愛心、高水平、具創意的專業教師隊伍。 3. 提供優質的新教育模式。
基本資料
•所屬區域:香港東區
•學校地址:香港柴灣怡盛街九號
•小一學校網:/
•學校電話:22023922
•學校傳真:22023914
•學校電郵:info@hkugaps.edu.hk
•學校網址:http://www.hkugaps.edu.hk
學校資料
•學校類別:直資/全日/男女
•校監_校管會主席:鄧艷文女士
•校長:黃桂玲女士
•辦學團體: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 教育基金
•創校年份:2002
•宗教:不適用
•其他宗教:undefined
•校訓:undefined
•學校佔地面積:約4562平方米
•教學語言:中文(包括:普通話)及英文
•一條龍中學:港大同學會書院
•直屬中學:-
•聯繫中學:-
•法團校董會:已成立
•家長教師會:有
•舊生會/校友會:有
2021/2022學校全年收費
港大同學會小學的學費:$31930 共分10期 繳交,堂費:-,家長教師會費:100,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其他收費_費用:-
學校設施
港大同學會小學的設施:
•校車:有
•保姆車:無
•課室數目:24
•禮堂數目:1
•操場數目:2
•圖書館數目:1
•特別室:校園電視台、多媒體語言室、電腦室、常識室、視藝室、音樂 室、舞蹈室、輔導室等。
•其他學校設施:蝴蝶園、跑步徑、家長資源中心、多用途場地等。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及觸覺引路帶。
2020/2021學年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教師總人數:63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100%
•學士:100%
•碩士_博士或以上:52%
•特殊教育培訓:30%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
•0至4年經驗:3%
•5至9年經驗:16%
•10年經驗或以上:81%
班級結構
2020/2021學年班數:
小一有4班,小二有4班,小三有4班,小四有4班,小五有4班,小六有4班,總數為24班。
2021/2022學年(以教育局在2021年3月/4月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小一有4班,小二有4班,小三有4班,小四有4班,小五有4班,小六有4班,總數為24班。
班級教學模式:
中、英、數均設輔導班。以協作教學、小組學習等多元教學模式照顧學習差異。
備註:-
學習評估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2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0
多元學習評估
持續性評估,每科採用不同形式,如專題研習、口頭報告、自評、互評、家長評等。小一、小二不設考試;小三至小六每年兩次總結性評估。
分班安排
混合能力編班。
學校生活
•每週上學日數:5日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6節
•每節一般時間:45分鐘
•一般上學時間:上午8:00
•一般放學時間:下午3:10
•午膳開始時間:12:45
•午膳結束時間:13:45
•午膳安排: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健康校園生活:
學校十分重視培養學生健康生活習慣。學校午膳嚴選健康食物及使用環保餐具。此外亦鼓勵學生在小息時多做帶氧運動。
備註:
-
全方位學習
英語戲劇、英語朗誦、普通話朗誦、普通話才藝、奧林匹克數學、創意科技工程、科學探究、綠色小先鋒、校園電視台、管樂團、弦樂團、合唱團、欖球、網球、壁球、劍擊、乒乓球、游泳、足球、花式跳繩、武術、爵士舞、童軍、圍棋、水墨畫、日語等。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管理架構:
本校由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教育基金創立。「基金」目標為促進香港優質教育的發展。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於2006年成立,除辦學團隊委任的成員外,亦包括獨立校董、家長代表、教師代表。
環保政策:
制定校園環保政策及推行相關活動,致力推行可持續發展之7Rs環保理念,培養學生、家長及教職員惜物減廢之環保意識和實踐可持續之綠色生活態度。
學校關注事項:
2020/21年度主題為「We Love,We Learn,We Shine」。詳情請參考本校網頁。
教學規劃
學習和教學策略:
着重多元發展,主要學科集中於上午,下午為單元課程及逾50項延伸學習活動,課程廣闊而均衡,配合合作/探究學習,達至全人發展。設課程統整,安排全方位學習活動,引導同學探究。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閱讀:設早讀課。 2. 資訊科技:全面的資訊科技課程。 3. 小組協作研習:各科均設專題研習。 4. 生命教育:設個人及社會教育課、社區服務單元。
共通能力的培養:
undefined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學校重視學生全人發展,我們通過多元策略,如:班級經營、成長課、周會和全校性活動等來推動「正向教育」。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有系統地辨識需要額外支援的同學。班主任與級統籌和輔導老師緊密聯繫,討論同學成長步伐,提供適切支援。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教學及評估調適、輔導小組、社交訓練小組、言語治療服務等。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舉辦文化共融活動;及本校全部年級實施普教中,提供額外支援(例如抽離/小組學習、拼音教材等)。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為有需要同學增潤課程或調適評估,回應他們學習上的困難。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視家長為夥伴,搭建橋樑,促使家長積極參與學校活動。另由全體家長選出法團校董會家長委員及替補委員,落實校本管理。
校風:
着重培養和諧師生關係及提升同學對學校歸屬感。措施包括適應週、班級經營、推行關愛文化,如好學兄好學姊計劃及愛心小天使計劃等。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建立優質學校,培育愉快及負責任的學習者: 1. 全校參與實踐正向教育以發展師生的福祉及潛能。 2. 推動自主學習以增進學與教效能。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配合教育趨勢及時代需要,藉教研以及一系列互相扣連的發展活動,培訓專業教師團隊,適時引入外間資源,鼓勵專業交流,帶領教育的新發展。
其他
本校按照全人發展的教育原則,鼓勵學生發揮其潛能,設有不同領域的獎學金給予表現優異之學生。此外,本校亦會推薦及提供獎學金支援學生參與特別的課程。